买卖废品就上废品站

全国废品站

北京:小区每300至500户居民应设一可回收物投放点

   日期:2024-06-12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1345    评论:0    
核心提示:居住小区每300户至500户居民应设置1个可回收物交投点,固定交投点的用地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为助力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居住小区每300户至500户居民应设置1个可回收物交投点,固定交投点的用地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为助力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管理规范》,该标准为国内首个针对可回收物全流程体系建设管理规范制定的地方标准。新标准将从明年1月起实施。
可回收物交投点既可“固定”,也可“流动”,按照小区规模和居民人数等服务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管理规范提出,根据居住小区规模,每300户至500户居民应设置1个可回收物交投点,农村地区每个行政村或自然村至少设置1个可回收物交投点,可依托村级收集点设置。其中,固定交投点的用地面积宜按照每100户5平方米计算,用地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宜依托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设置。新建小区应同步建设固定交投点,已建成小区可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改建,或利用社区内其他建筑物设置。无法建设固定交投点或村级收集点的区域,应设置流动交投点。
可回收物的回收频率也有了统一标准。管理规范提出,采用流动回收方式的居住小区回收频率不低于每周一次,农村地区回收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可回收物应分类存放、码放整齐,及时清运。流动交投点采用电话、网络预约方式的,应保持预约渠道畅通,按照约定提供回收服务。应将分类后的可回收物及时转运至可回收物中转站或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此外,在可回收物中转站设置方面,管理规范提出,应以街道或乡镇为单位,统筹考虑区域面积、规划、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位置和规模。不具备条件的街道或乡镇可与其他街道乡镇统筹共建。每个中转站覆盖居民户数不宜大于20000户,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0米。原则上每个中转站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不大于5000平方米。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建设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本市近日批准发布了46项地方标准。其中,为推动“幼有所育”,发布《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规范》。目前本市共有不同类型托育机构共计500余家,该标准将服务内容分为咨询接待与招生登记、婴幼儿生活照料、早期学习活动组织、家长沟通与指导四类,将服务流程细分为日常服务作息计划、入托前准备、入托接待、活动开展、应急处置、离托准备与交接、离托后整理七个环节,并提出评价与改进要求。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发布《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规定平台宜建立数据交换共享的授权机制,建立交换获取数据及向其他平台共享数据的授权功能。

 
特别声明:本文图文来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feipinzhan@qq.com
 
更多>同类废品知识
更多>买废品
 
更多>卖废品
更多>废品站
 
更多>废品行情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废品知识
点击排行
推荐废品站
废品问答
废品商圈

附近废品站